广州新华
全民阅读 全民阅读
全民阅读

爱“阅”之城书香浓

  • 分类:广州读书月
  • 作者:
  • 来源:南方日报
  • 发布时间:2023-05-29 11:3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一个月来,2023广州读书月在实体书店、图书馆、花城书房等特色阅读空间,举办各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400场,覆盖企业、机关、校园、社区、家庭、公园等10个重要领域,为市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供给。

爱“阅”之城书香浓

【概要描述】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一个月来,2023广州读书月在实体书店、图书馆、花城书房等特色阅读空间,举办各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400场,覆盖企业、机关、校园、社区、家庭、公园等10个重要领域,为市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供给。

  • 分类:广州读书月
  • 作者:
  • 来源:南方日报
  • 发布时间:2023-05-29 11:30
  • 访问量:
详情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一个月来,2023广州读书月在实体书店、图书馆、花城书房等特色阅读空间,举办各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400场,覆盖企业、机关、校园、社区、家庭、公园等10个重要领域,为市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供给。

阅读是历史的观照、文脉的传承,阅读是城市的底色和文化的基因,阅读也是持续的创新与终身的学习。以创新阅读活动、打造特色阅读空间为引,广州深化全民阅读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进家庭、进公园、进基层,“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广州蔚然成风。

从2006年开始,广州十七年如一日地持续推动全民阅读。“书香羊城”已逐渐成为彰显广州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活动;“广州读书月”“羊城书展”等品牌活动深入人心,全民阅读指数、综合阅读率等位居全国前列,特色书店遍布全城,“图书馆之城”建设成效显著。

从时间轴纵览,广州“文道”传承千年,在当下绵延;从空间俯瞰,自城市老中轴至新中轴、从城市CBD到农家小书屋,阅读的种子播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引导带动广大市民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书香羊城”全民阅读品牌越擦越亮,广州建设“阅读之城”的步伐越迈越有力,城市文化建设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飞驰。

●南方日报记者 郑慧梓 洪钰敏 冯艳丹

1.文脉传承 “阅”动不息

穿越秦汉、唐代、宋元明清、民国、现代5个时期阅读场景,邀请历史、文学界专家解读各时期代表性名篇名作背后的广州故事,走进北京路“书香时光穿梭隧道”,“穿阅千年”北京路悦读嘉年华引导市民游客跨越千年读懂广州。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在广州北京路,从“书院群”到“书店群”,千年文道阅读活力不减。旧有万木草堂、庐江书院、越秀书院、大小马站书院群,今有北京路、岭南、古籍、集雅斋等5家“一店一特色”的新华书店群。

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自信自强的品格。

“一个读书的民族、热爱读书的民族,它的文化素养、眼光、胸怀是不一样的。”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熊育群说。在最新公布的《2022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中,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连续五年全省第一,全民阅读综合实力显著。从个人阅读到公共阅读服务,多项阅读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阅读之城的建设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自古以来,岭南地区文韵盎然,孕育一代又一代文学名家,诞生无数文学名作。两千多年前,南越王赵佗写下目前岭南地区最早的文献《报文帝书》,古老的《南海仙人祝辞》,以“愿此阛阓,永无荒饥”借仙人之口表达对天下百姓的祝福。出生于粤北山区寒门庶族的张九龄,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绮丽名篇。

读史明智,开胸襟、拓眼界,养浩然之气。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广州出版社策划了“读懂广州”书系之《文学里的广州》,按照散文、小说、诗词、杂记四种体裁辑录名家名作结集出版,呈现广州的文学力量。以古今名人名家的引导和启发,在享受文学之美的同时,更好地讲述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变迁和人文精神。

穿越千年,南越的文脉印记仍存于岭南文化基因中。“岭南文化是一个杂交文化。”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刘斯奋表示,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很早就在广州杂交,因此广州城既有不拘一格的务实精神,又有不定于尊的包容精神,还有不守一隅的进取精神。

历史积淀成为鼓励全民阅读的自信与底气,也成为现代阅读的精神食粮。

“穗阅”如诗,穿越古今。传统北京路上,“诗词快闪”创意活动以写诗对诗、诗词创作、古琴演奏、古风舞蹈等多种形式进行;新开不久的广州市文化馆(新馆)里,以文试、殿试、武试形式,通过笔试答题、古风展演、投壶射箭、飞花令、开放式问答等环节,广州诗词挑战赛将诗词阅读推向更广大的市民。

阅读从千年的变迁当中记录广州,或从革命的历史当中回忆广州,或从改革的发展当中见证广州,或从美食的探寻当中书写广州,或从理论的研究当中阐释广州……人们从不同的侧面进一步加深对广州历史的了解、对当下的认识。

阅读的力量穿越千年,启智增慧、引人向上。

2.多点布局 “阅”在全城

广州千年不移的传统中轴线,北京路上的新华书店群“改头换面”、焕然一新。北京路书店升级为“光复新韵”岭南特色复合型书店,古籍书店引进文创留住历史,岭南书店里古典茶文化与现代简约美学相融合……

向东看去,新中轴线上的阅读空间不断生长。广州图书馆新馆不仅建在中轴线上,还位于CBD的核心位置。新开馆不久的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已然成为阅读活动的空间阵地,各类书店成群贯穿于中轴线上。

广州新旧中轴线,既是千年羊城文脉所系,也是岭南文化的核心所在。走读广州中轴线,读的是历史,是文化,更是绵延不绝的千年文脉书香。

把黄金地带留给阅读空间,从城市规划可窥广州推进全民阅读的决心,固定的阅读实体空间成为群众享受阅读资源、参与阅读活动的重要阵地。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传播文化、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图书馆之城,广州舍得“让地”,更不吝于“投本”。去年,广州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总经费近5.4亿元。截至2022年底,广州建成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共1368个。

让资源流动、让阅读触手可及,依托图书馆体系建设,广州致力于补足农村阅读短板,让城乡共享阅读之城建设成果。

在广州花都区三华村福元徐公祠,三华村农家书屋成为当地村民和学生的阅读天地。采取“村、馆、校”合作共建模式,三华村农家书屋是花都区图书馆分馆之一,也是学校的学生书院,被打造为“可了解村史、可阅读书籍、可研讨课题、可感受‘非遗’”的综合性文化场馆。

图书馆之余,实体书店是展示城市阅读实力、营造全民阅读氛围的另一面。从阅读推广的角度来看,发达的公共图书馆网络,配合实体书店的发展,能为全民阅读营造理想的空间氛围。

近三年来,广州连续开展实体书店扶持工作,共划拨扶持资金2298万元,扶持实体书店188家(次),吸引了多家国内知名连锁实体书店落户广州,并推动本土特色书店增开门店,扩大经营规模。

鼓励实体书店、图书馆、特色阅读空间与文化场馆、政务场所、企业园区等共建,一个个文化消费场景、数字阅读场景、文化创意场景、跨界融合场景在广州涌现,独具特色的品牌魅力和别具一格的“书店+”创新经营模式,让实体书店从“图书销售”向“文化服务”转变,引领市民群众走进各类场馆、空间,拉动人流、集聚人气、提振文化消费。

让阅读的触角触及更基层、更远处。2022年开始,广州在全市开展全民阅读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推出“花城书房”特色阅读空间品牌。一方面,花城书房作为公共图书馆的补充,分布于广州大街小巷,为市民打造数量多、可达性强的阅读场景;另一方面,花城书房“小而美”,以不同于传统图书馆的阅读体验,激活市民的阅读行为。

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花城书房已成为阅读文化的栖息地,为繁忙都市中的人们提供心灵栖息之所。在这里,人与空间紧密相连,每个人都可以享有一方宁静,寻一本触动心灵的书籍,与文字对话,与自我对话,追寻心中的诗与远方。

以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各类阅读空间为实体支撑,广州不断拓展创新图书馆阅读服务形式,探索实体书店“图书+”的经营业态和多维文化服务,以“阅读+”形式丰富阅读体验。

3.创新不止 “阅”见未来

新时代新气象,科技在进步、观念在更新,阅读的内容与场景紧随时代步伐更新迭代。

阅读场景在变——

在广州地铁番禺广场站内,一场非遗体验的“国潮粤剧脸谱”绘制活动在这个广州图书馆分馆的地铁番禺广场站分馆举办。该分馆投用至今,累计办理读者证4000余张、借还图书8.6万册次,年流通率超240%,日均借阅量在广州图书馆自助图书馆中名列第一。

城市阅读跳出常规的定点空间,出现在更多的流动场景。

阅读方式在变——

科技的飞跃,智能化与数字化让阅读的载体发生了改变,智能化、数字化、便民化的阅读方式各式各样,听书、扫码阅读打破传统阅读边界,“现代阅读”观念转变,ChatGPT等科技发展影响着阅读的未来。

现代与未来的思想交织,文学与科技的灵魂碰撞,在充满现代感、科技感、时尚感与纵深感的广州最高地标——广州塔,一场文学界新锐的对话展开。畅销书作家杜雨认为,科技和阅读这两个话题是分不开的,“在2023年聊阅读,它不再是纯粹的纸面上的文字,过去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今天通过电脑去记录,未来或许在元宇宙的世界里面会和作者有更多的互动。”

阅读的创作在变——

书香羊城好书榜的评选一直是“书香羊城”全民阅读品牌的重要活动之一,每年为广大读者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选取推荐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学术性和市场影响力的精品力作。

今年,作者包岩创作的作品《青色极简史》入选2023书香羊城好书榜。在书中,她提出“青色是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颜色密码”的观点,“这是一本很小众的书,但是没想到在广州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色彩是无声的语言,我想民众关注色彩文化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文化自信的体现。”

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守正是根本,创新是灵魂。场景创新、方式创新、内容创新……开放包容是广州的城市特质,也融入了阅读创新之中,也正是这种与时俱进,成为广州阅读之城的源头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阅读让人类从过去走到今天,人类也需要依靠阅读走向未来。在广东拙见文化创始人田延友看来,“广州是用2200年写就的诗篇,让我们看到了厚积薄发、兼容并蓄,也看到年轻人新锐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能力,看到所有未来的美好。所以人们来到广州的时候,都能看到这座城市跃然纸上无与伦比的个性和魅力。”

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跟随时代的步伐,广州在推进全民阅读中创新举措,扎实推动全民阅读在新的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阅读活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吸引更多人参与全民阅读,并以“阅读之城”建设促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

■案例

大湾区学子

共上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书声琅琅,珠水静流。4月22日,2023年“悦读阅秀”全民阅读青少年专场活动在位于珠江边的越秀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举行。1000多名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在寓教于乐、寓学于情中共上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当天,越秀区还发布了“丹心品阅”阅读之旅路线,30名粤港澳青少年从永安堂出发,“品读”海珠广场片区的历史文化建筑。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共读家国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组诗朗诵《家国千秋颂》正式拉开了此次文化活动的序幕。

7首与广州相关的诗词仿佛将观众拉入时空隧道,诗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大无畏精神诠释了殷殷家国情,弘扬了家国一体的文化传统。

活动通过看、听、赏、诵、研等方式,让弘扬爱国主义更具体、更生动,引导粤港澳大湾区少年在阅读求知中,学会用情讲述粤港澳大湾区故事,用心发出爱国之声,把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来自海珠广场周边的越秀区朝天小学、广州市真光学校、广州市第十中学等学校的学生参与了现场活动,还有来自中山大学的香港学生和越秀区朝天小学、广州市培正中学港澳子弟班的港澳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海外侨胞的艰辛创业事迹以及赤心为国的种种壮举让我深受感动,这就是家国情,我们要向先辈们学习,有国才有家,国盛家才安。”港澳生黎诗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寄托了对少年中国的热爱与期望;一百多年后,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慷慨激昂诵读经典,致敬先贤,心怀天下,表达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与时代同行的拳拳报国心、悠悠赤子情。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在新时期,文化多元化日趋明显,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是无可替代的桥梁,必须培养孩子们乐于阅读、善于阅读的能力。”越秀区图书馆谢洁华馆长说。

不断创新形式推进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活动现场还正式发布“丹心品阅”阅读之旅路线,将海珠广场片区的永安堂(越秀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广州华侨博物馆、广州解放纪念像、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东亚大酒店、豫章书院、爱群大厦等历史建筑、文化地标串珠成链。

活动当天,“丹心品阅”阅读之旅首发团迎来第一批“丹心品阅人”,30名粤港澳青少年从永安堂出发,通过与历史的“当事人”“活材料”“活建筑”对话,将书本中的文字落于脚下热土,将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深埋入心中。

走出校园,走进生活,走进历史,参加现场活动的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听讲解就是上了一节特别的思政课,特别生动有趣。”广州第十中学的学生代表李同学表示,了解了那么多革命历史故事,心灵上深受触动,也会激励自己更努力学习。

五育并举,德育先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树立“一切皆德育”理念。

一直以来,越秀区坚持用好思想政治工作“传家宝”,建立了“新时代越秀先锋宣讲团”“‘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筑梦越秀’青年宣讲队”等一批思政宣讲队伍,“1+18+N”新时代越秀讲堂等一批思政教育阵地。

尤其是作为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核心片区,高水平打造了“红色研学季”“红色真人图书馆”等一批形式新颖、内容鲜活、广受青年学生、党员群众喜爱的思政教育品牌。

本次阅读活动是越秀区在“守正创新”中对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的又一举措。同时,各个学校也依托现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政课。

越秀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越秀区还将依托辖区内的各级各类思政资源,建立多维立体思政教育矩阵,“因材施教”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再掀“大思政”热潮。

 


原文链接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联系电话:

020-83569428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260号新华大厦11-13楼

Copyright © 2020 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广州

粤ICP备11096671号